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

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,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!

你的位置: 健康星图志 > 运动星辰志 > 星图绘制 凭脉用药(四)
热点资讯

星图绘制 凭脉用药(四)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09:20    点击次数:54

四川老中医林孝鼎家传秘本    

365站群VIP

万病皆有阴阳虚实,须明辩所属,方可用药,如认证有疑问,似是而非,须舍症从脉,方能奏效。    

34.受湿脉濡雾露漫,脾伤缓细汗沾襟;服宜苍升香独活,涩必精亏杞鹿参。

站群论坛

    注:濡脉浮而柔细,外感雾露阴湿之气所致;细缓多责胃气不充,脾伤湿邪;汗出沾襟,故宜升阳除湿,若兼涩象,治宜温补,而不可用伤残之药耳。

    35.心跳原来有两端,若逢脉浊是伤寒;脉清自是怔忡病,膝地枣桂茘核兼。

    注:心跳原因较多,此指外感内伤所致;如寒邪蔽结,发汗过多,脉必逆乱,出现心跳,自是浊脉;若内伤心肾,水火不相既济,怔忡为病,无外邪所伤,自是清脉,当宜交通心肾,补水安神为治。

36.酒火皆因风湿寒,升清降浊自然安;天雄丁桂升苍白,姜桂苓香扁豆参。

    注:酒体热而性湿,嗜酒成癖多成是证,热从火化则生风,湿从寒化则成痹;热化宜升清降浊,寒化则辛温燥湿散痹,酒火病谓嗜饮之后遗症也。

    37.肾窍原开咽舌间,火攻泡起药难痊;女贞丹地淮牛膝,一服不瘳命自天。

    注:肾窍开于耳及二阴,此说开于咽舌,尚无定论,会厌为吸门,若火热上攻起泡,医难痊愈,投滋阴降火之药不治,听天由命,尚属经验之谈,值得重视。

     38.失红之脉为滞凝,必有瘀血入三阴;气血须补香蒲芍,热宜扁泡寒苏荆。

    注:失血脉现滞凝,属瘀血积于三阴经,治宜补气养血,活血化瘀,并随证的寒热而增损用药。

    39.肠澼皆因脏有寒,升清独芥桂香拈。阳芩阴附随加减,噤口参芪扁芡山。

    注:肠澼古痢疾名称,夏秋季肠道传染病之一,多因外感湿热疫毒之气,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;是证日久,本脏虚寒,故用是药,阳甚加黄芩,意在清热,阴甚加附子,助阳祛寒;噤口痢多属脾胃气虚,故遣党参、黄芪、薯芋、芡实以补脾益气。

40.症脉无神实在沉,独兼中候象聚凝;不离痛处皆血积,温补须兼药味辛。

    注:症脉本实,然又见沉,固定不移,痛有定处为症;脉沉无神,中候有聚凝之象,知是阴凝血积,法宜温补兼辛味之品,以活血散瘀,是治疗目的。

    41.瘕脉柔和调畅兼,独空肝肾力如绵;时移痛处原由气,温补须知保气先。

    注:瘕脉本弦,反柔和兼于调畅,是见好转趋势;但肝肾脉空,力缓如绵,痛无定处,均说明气无以助血,故宜温补必先益气,以期获愈。

     42.喉癣之证是伤阴,咽舌白干语失音;治此须先津液足,地黄汤服可回生。

    注:喉癣发于咽喉,其形像苔癣故名喉癣,其证咽喉初觉干燥,痒而微痛,舌晦暗,满喉红丝缠绕,为海棠叶背之脉,久则渐腐烂,腐衣叠若苔癣,吞咽痒痛,晨轻暮重,入夜尤甚,潮热盗汗,声音嘶哑,咽舌白干;多属肝肾阴伤,相火上亢,肺阴耗损,治宜滋阴降火,用地黄汤以补水生津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43.咽喉溃烂贵滋阴,咽舌干燥破烂频;早服地黄汤一·剂,银力芥蝉风热清。

    注:咽喉溃烂,属阴虚于下,火炎于上,虚火上冲咽喉所致;证见咽喉溃烂,咽舌干燥,法宜大滋肾阴兼清风热,用药如是。

    44.冲心疝气起丹田,胸腹牵连痛不堪;纳气荔茴兼桂熟,鹿胶枸杞气归元。

    注:冲心疝,是疝气之一种,发作时起于脐下丹田处,气往上冲,胸腹作痛,此肝寒所致,法宜温肾补水,以纳气归元,气不上冲,药证相合,则疝自愈。

     症状诉苦处,脉象道真相,表里各不同,寒热永相逆,虚实有定见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