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眼病即急性流行性结膜炎,传染性强,易广泛流行。据临床观...
硒被誉为“生命之花”,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物质。 在...
大家好,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吕久省医生...
在肉鸡养殖的领域中,坏死性肠炎可不是个陌生的名词,但它究...
“胖”不是小事!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指出:超重肥胖是慢性病...
桑,最早可见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《诗经》,其中明确出现“桑”的有20篇之多。这些出现“桑”的诗,按诗的主题大致可分为四类。第一类是农事诗,如《豳风·七月》等,讲述采桑养蚕的农事生活。由此延伸到第二类生活中的男女之情上,桑是比兴。再就是思家思归主题的诗,比如《小雅·黄鸟》、《豳风·东山》等,思念家乡,就会思念家乡的桑树。最后升华到歌功颂德,如《大雅·桑柔》。 来源与植物特征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树(Morus alba L.)的干燥叶,主要分布于中国、日本、朝鲜等地。桑树为落叶乔木,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传统以经霜后采收的“霜桑叶”为佳,认为其清热效果更强。 性味归经 性味:甘、苦,寒。 归经:肺经、肝经。 图片 功效与临床应用 疏散风热:用于风热感冒、头痛咽痛,常配菊花、薄荷(如《桑菊饮》)。 清肺润燥:治肺热咳嗽、干咳少痰,配伍杏仁、贝母(如《桑杏汤》)。 清肝明目:缓解目赤肿痛、视物昏花,可配菊花、决明子,或与黑芝麻制丸(桑麻丸)。 平抑肝阳: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。 化学成分 含黄酮类(芦丁、异槲皮苷)、生物碱(DNJ)、多糖、挥发油及有机酸等。其中DNJ具有显著降血糖活性。 现代药理研究 降血糖:DNJ抑制糖苷酶,延缓糖吸收(动物实验证实)。 抗氧化:黄酮类清除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 抗菌抗炎: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。 调节血脂:降低血清胆固醇,预防动脉硬化。 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5~10克;或入丸散。 外用:煎水洗眼(治目疾),或鲜叶捣敷(治疮疡)。 图片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,可能引起腹泻。 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建议咨询医师。 文化与传统 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为中品,称其“除寒热,出汗”。 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载其“治劳热咳嗽,明目长发”。 与蚕桑文化紧密相关,为古代丝绸业的重要原料。 站群论坛炮制与鉴别 生桑叶:长于疏散风热。 蜜炙桑叶:增强润肺止咳功效。 ![]() 霜桑叶:深秋经霜后采,质厚色黄,清肝火力优。 桑叶不仅是中药,亦为药食同源之品。古有 “桑叶疗渴” 之说,现代开发为保健茶(如桑叶茶)、食品添加剂(降血糖功能食品)。其嫩茎叶可作蔬菜(凉拌、煮汤),霜桑叶入枕有清肝明目的保健功效。 总结:桑叶以 “清泄肺热、平抑肝阳、滋养肝阴” 为长,临床内外兼用,既是解表清热之要药,亦是现代防治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热点。使用时需辨证准确,注意体质与剂量,以达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。 END 点分享图片 点收藏图片 点在看图片 点点赞图片 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